
扇动时光——福安官埔油扇
在这个炎热的夏季,我像往常一样在家中的阁楼里翻找着旧物,一把古色古香的油扇在不经意间映入了我的眼帘。这把扇子静静地躺在尘封的角落,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。我顺手拿起扇子找到了奶奶,从她口中道出了小小油扇悠久的渊源。
在福安古老的手艺长河中,有一颗璀璨的明珠,散发着独特的魅力,那就是福安官埔油扇,它承载着600多年的光阴流转,是福建福安官埔村世代相传的骄傲。有着精巧的工艺和别致的造型的它,不仅仅是扇动微风的日常用品,更是艺术与文化的结晶。油扇上的一笔一画,都蕴含着诗人的雅兴;一浓一淡是画家的意境;那一张一贴更是一位匠人对技艺的热爱和追求。每当夏日炎炎,人们轻摇油扇,便能感受到一阵阵清凉,同时也能体会到油扇背后那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制作油扇是一门考验功力的手艺活。从精心挑选竹材开始,匠人们以灵巧的双手,将坚韧的竹子削制成薄如蝉翼的扇骨,每一根的长度厚度都要恰到好处,才能轻巧而不失风力。然后将细腻的纸张细心地裱褙于扇骨之上,这不仅考验着手艺的精细,也要求着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。当扇面准备好,艺术家们挥毫泼墨。最后,油扇经过上油处理,确保其耐用性和美观度,让油扇拥有独特的光泽与质感。
古时,福安官埔油扇不仅是纳凉的工具。还是女子出嫁时必备的嫁妆,象征着吉祥与美好。如今作为福建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它成为了一种艺术品,承载着福安历史的记忆与传统手艺的精髓,它更是一扇窗,一扇触摸家乡情怀与传承家乡文化的窗口。
当我轻轻摇动官埔油扇,那微风拂过面庞,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手工艺人的匠心独运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让我们放慢脚步,去发现并珍视身边那些或许正逐渐淡出视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无论是聆听一场传统戏曲,还是品尝一道地道的古法美食,亦或是亲手体验一项传统手工艺,都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与守护。
选送单位: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
作者:四(8)班 张依林
指导老师:陈晶冰
来源:福安市实验小学富阳校区
编辑:林宇煌
审核:蓝青 林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