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老家啊老家
回溯童年,老家的小黄土楼、楼顶的片片黑瓦,散落在记忆中落了灰的发黄老照片中,总伴着遥远的歌谣在心中泛起阵阵涟漪。这阵阵涟漪,总在催促我——老家啊老家,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。
伴着天边的云彩,汽车驶上了回老家——苏家山的公路。啊,原来道路总是最先长大的。童年时的单车道胖了一倍,变成了双车道。经过苏家山景区后,道路更是变美了,多出了一道彩虹,一路护送我回到村里。
一进村,放眼望去,村庄也长大了。整个村落不仅体积变大了,个子也长高了,洋溢着青春的活力。原来黄色、浅棕色、深棕色的一栋栋低矮小土楼、小木屋华丽变身,不仅都长高了——三层、四层、五层,错落不一;而且颜色也丰富了,红色墙砖、黄色瓷砖、绿色琉璃瓦……人们常说“女大十八变”,原来每一栋屋子也是一个个会变化的小女孩。在遍地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楼中,还剩下了几栋没有重建也没有装修过的小土楼、小木屋,原滋原味地保留着原来的样子,印证着我的童年。它们的主人大多已经外出发展,独留它们风中伫立,默默守候。它们顶上的厚厚黑瓦,依然尽职尽责地在为小屋遮风挡雨,瓦上很多地方披上了绿色青苔,甚至长出了摇曳的青草,尽显岁月沧桑,却不显凄凉,反而成为一道特殊的让人感慨万千的风景。
看着眼前的一切,我不禁想起我的小土楼。那屋檐下的筑巢的燕子今年有没有来?门前台阶石缝中那探头探脑的小蜥蜴是否还在?台阶旁边小心翼翼生长的那些小野花是不是还活着?它们是否想我了,盼望着我回家呢?
回到我的小土楼跟前,我抬头望去,没有看到燕子。或许燕子通人性,主人不在,它们也感觉寂寞,就迁到别处去了。台阶依旧在,但却感觉变矮了……小时候的我喜欢从台阶上跳下跳上,收获许多快乐,一阶、两阶、三阶……如今的我再也不想跳了,如今的我只要跨一个大步,就能抵儿时三跳。我向石头缝里看去,没有看到小壁虎,它大概也是等候久了,不想再体验失落,搬走了。台阶旁的小野花似乎更多了,红红黄黄地开得有点肆意,但它们显然不是原来那些花儿了。我的小土楼在守候中沧桑了。可是,虽然它有了一些改变,但初心还在。它静静伫立着,就像村里的老人,见证历史,见证光阴,见证成长。
不是吗?在执着的见证中,我的老家敞开了:我的老家在崇山峻岭中抖出一条乌黑柏油路,路边还镶嵌上一颗美丽的魔法石——横空出世的苏家山景区,招来万千慕名而至的游客;我的老家山坡上砌着整齐的茶园,木栅栏里长出白花花的鱼塘,黄土地面上泼洒了成片的油菜花……它没有安于现状,它发展起来了。它在振兴,它在走向光明。
老家美好如斯,而我也十分年轻,大好的光阴正等着我去一步步完成我的夙愿。老家啊老家,我将一生奔山赴海,拈山间枫叶,沾海中腥咸,落笔书写生命华章,与你同行,与你一起成长。
选送单位:周宁县狮城中学
作者:八(4)班 苏子馨
指导老师:郑梅英
来源:周宁县狮城中学
编辑:林宇煌
审核:刘宁芬 林珺